編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集團“報、臺、網、微、端”今起推出“決勝‘十四五’ 奮進高質量”專欄,共同回望這段不負時代的發展征程,充分展示“十四五”以來淮北礦業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風貌,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續寫新的輝煌。
往昔已展千重錦 鉚足干勁往前趕
——淮北礦業集團“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在接續奮斗的號角聲中,淮北礦業集團即將走過壯麗的“十四五”。
這五年,淮北礦業集團經受住了市場波折的嚴峻考驗,既有迎難而上、風雨兼程的穩健拼搏,又有披荊斬棘、奮勇爭先的豪邁磅礴,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留下了一串堅實的足跡。
堅定目標,安全生產基礎更穩
安全生產是企業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前提和基礎。
2021年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堅定安全“四零”目標不動搖,踐行“安全風險是淮北礦業集團第一風險”的理念,以最嚴的管理、最嚴的措施抓安全,創下建局以來歷史最長安全周期。
截至發稿時,煤礦已連續安全生產25個月;10對礦井實現安全生產5周年以上,其中童亭礦安全生產20周年,為安徽省安全生產周期最長煤礦。
“四化三減”提檔升級,先后建成13對智能化煤礦,除資源枯竭煤礦外已全部建成智能化礦井,其中楊柳礦被評為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

“十大標配”穩步推進,已形成適應淮北礦區復雜條件的采煤、掘進、盾構、巷修、綜采安拆、煤倉反井鉆等高效標配模式,煤炭生產裝備升級發展,有力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采掘工藝創新和裝備升級扎實推進,綜采智能化覆蓋率達70%;累計投入應用11臺盾構機,巖巷單進效率提高2倍以上。
集團已建成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礦井11對,一級礦井達標率高于全國、全省一級標準化礦井達標率。煤礦用工總量不到高峰時期的1/3,單產效率提高20%,實現了少人則安、無人則安。
化工產業落實“三防、三加強、兩規范”要求,樹立“泄漏就是事故”理念,持續加強生產區域“紅、橙、黃、藍”四級風險管理,強化“兩重點一重大”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堅持“四個統籌”,推進“三個精準”,打造“兩個精品”,重大災害治理成效顯著。2024年12月6日集團承辦第二十屆國際煤層氣研討會;2025年3月20日承辦全國煤礦瓦斯治理現場推進會,“1+2”瓦斯治理模式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持續突破,科技創新層次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
當下,科技創新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人才聚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截至今年9月,淮北礦業集團“十四五”期間科技研發投入100多億元,比“十三五”期間研發投入增加40億元以上,投入強度始終位居省屬企業前列。
大力推進“323”短板攻關,持續攻克智能開采關鍵技術難題,智能綜采推廣應用到特厚、中厚煤層和薄煤層等各類復雜條件,綜采單產持續提升。堅定不移推進科技發展規劃,集中力量攻克13個科技創新方向的29項重大攻關課題。聚焦煤炭智能綠色開采、化工新材料兩大領域,開展11個課題研究,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在煤炭、化工、環保等頭部領域承擔省、市重大科技攻關專項10項,持之以恒開展技術攻關。2023年以來,59項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基層礦廠推廣應用。
盾構機快速掘進、地面長鉆孔抽采瓦斯等一大批先進成果在實踐應用中,取得顯著的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盾構大角度小半徑連續拐彎施工工藝》等15項優秀推廣成果,入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

據不完全統計,“十四五”期間,淮北礦業集團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成果獎123項,經權威機構鑒定,57項創新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30項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截至目前,集團累計建成1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臨渙選煤廠獲評國家級5G工廠;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9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26個;創新平臺數量及質量在省屬企業中均排名前列。淮北礦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國家博士后管理委員會組織的綜合評估中,被評定為“良好”等級。
集團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主導或參與制定行業標準8項。獲安徽省、行業協會技術獎58項,其中獲行業特等獎1項,省(行業)一等獎19項,省(行業)二等獎22項,省(行業)三等獎16項;獲一等獎數量是“十三五”期間的2.7倍;授權發明專利216件,是“十三五”期間的3倍。
轉型升級,產業格局構建更優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效益增長點。
按照“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的思路,“十四五”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完成新項目建設投資357億元,構建綜合能源、化工新材料、現代服務3大主業,以及新型建筑、環保2大支撐產業的“3+2”產業布局,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球規模最大的合成氣法制乙醇項目——年產60萬噸乙醇項目已經滿負荷生產,創造了“20個月建成、2個月全流程打通”的行業最快速度,先后兩次被央視新聞納入“發展新質生產力”欄目進行報道。馳放氣制備高純氫項目已經建成投產,每年可生產0.8億Nm3純度99.999%的高純氫氣,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九種制氫方式中成本最低。

穩步建設中的年產800萬噸的陶忽圖煤礦,目前建設質量、綜合單進等指標均達到同地區最高水平,成為區域單井建設新標桿。安徽省“十四五”重要支撐性電源項目——聚能發電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智能發電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年產3萬噸碳酸酯、年產3萬噸乙基胺等項目已經建成投產;醇基高端化學品、鈣基高端新材料、對甲苯磺酸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建設。
新材料產業方面,金巖高新公司年產20萬噸晶相轉化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年產13萬噸鋁硅材料深加工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新能源產業方面,“風力、光伏、瓦斯”發電三位一體推進,150MW風電項目完成簽約,232MW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每年利用瓦斯近1億m3、發電量超2億度。
環保產業方面,集團自主研發的塵硫硝一體化煙氣治理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一體化協同脫除裝備”被國家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已承接寶武等30余家大型企業煙氣治理工程。
雷鳴科化公司在河南、湖南、云南、海南等地收儲礦山15座、資源儲量7.45億噸,目前正在調研收儲螢石、方解石等高價值礦山資源。
煤炭產業強鏈、化工產業延鏈、戰新產業補鏈、未來產業增鏈的新業態,已在淮北礦業集團“拔節生長”。
因地制宜,黨建引領作用更強
黨建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基礎和組織保障。
淮北礦業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大力實施“5+6”黨建提質行動,推進“領航、引擎、優才、堡壘、清風”五項工程,抓好“黨組織書記親自掛帥、一支部一特色、一年一述職一考核一評比、黨支部書記‘三進’、選優配強基層黨務工作人員、堅持刪繁就簡”六項自選動作,持續將黨建成果轉化為改革發展成效。

9月25日,集團“5+6”黨建提質行動做法,在全國國企黨建創新實踐交流會上作交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作為省內唯一一家企業連續兩次在全省組織工作會上發言。
堅持黨建品牌內容設計與企業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同頻共振”。集團黨委扎實開展“一支部一特色”創建,切實把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治理全過程。所屬605個黨支部,積極探索實踐創新特色黨建,形成了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淮北礦業集團領導班子先后9年在省委綜合考核中獲評“優秀”,集團紀委連續6年在省紀委監委考核中獲評“優秀”。
實施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目前集團“80后”中層管理人員達138人、占比30.5%。2023年以來,累計27名中層管理人員因不勝任退出,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退出9人。集團黨委選人用人滿意度居于省屬企業前列,干部能上能下做法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地方改革典型案例。
加強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實施人才強企,累計培養中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11430人,中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達64.29%;11人榮獲省部級以上技能大師稱號;先后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省部級技能大師和勞模創新工作室15個,3個工作室分別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長三角地區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安徽省勞模創新工作室”。
桃園礦保運區主提升司機劉婉春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臨渙焦化公司職工楊慶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國慶節前夕,淮北礦業集團首席技師、工匠大師,生產裝備分公司工匠大師工作室核心成員王忠才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認定為“大國工匠”。“尊重技能、崇尚實干”的氛圍日趨濃厚,為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人為本,民生福祉感受更暖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才是頭等大事。
10月14日,淮北礦業集團《關于征集2026年民生工作意見的通知》通過辦公平臺發到各單位,切實從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角度,全面征求各方意見,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十四五”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傾力增進民生福祉,彰顯“淮礦”情懷,把職工所思所盼、急切解決的問題納入年度總體部署,持續為民生“加碼”、讓幸福增溫。34件年度承諾的實事全部如期兌現,交出了一份可感可及的“幸福答卷”。
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堅持開門教育,深入開展“改作風、走基層、進班組”專題行動。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訪基層單位27家,擬定調研課題8個,收集意見建議72條,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38個;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同步開展調研。
扎實推進“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集團和基層單位建立民生事項清單386項,從改善“兩堂一舍”條件,到優化通勤班車路線、幫助解決子女就學難題,一件件實事逐一落地見效。

集團優化完善《服務基層事項實施清單》,推動實施服務基層“一門辦理、一站辦結、一網通辦”。今年以來,集團快捷服務中心受理業務1200余件次,基層滿意率100%,網辦率90%以上,業務辦理平均用時由創辦之初的9.6個工作日降至現在的2.4個工作日,基層請示件辦理速度由創辦之初的10個工作日降至現在的2.8個工作日。
健康體檢、職工療休養、慰問演出、文體活動、職工集體生日、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等惠民生系列行動,已經全方位資源下沉、重心下移,成為日常,職工“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的精神文化和物質生活服務。
以職工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淮北礦業集團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
回顧“十四五”,挑戰比預期復雜,成果比預期豐碩,發展比預期堅實,士氣比預期旺盛。面對“十五五”催征的戰鼓,淮北礦業集團將繼續干群同心、爭先進位,昂首闊步再出發,鉚足干勁往前趕。
(審核:陳磊 責編:王宏杰)